招标量增长超预期,全年增速预计30%以上。此次招标2 级单相智能电表共1422.2 万个,占10年全年的34.3%;1 级三相智能电表共133.3 万个,占10 年全年的39.4%;0.5S 级三相表共9.6万个,占10 年全年21.6%;0.2S 级三相表共2460 个,占10 年全年21.6%。今年五标合计招标中,2 级单相智能表共招5408.3 万台,较10 年增长30.3%;1 级三相智能表共招507.9 万台,较10 年增长50%;0.5S 级三相表共招52.5 万个,较10 年增长17.8%;0.2S 级三相表共招1.53 万个,较10 年增长34.1%。根据国网此前的规划,11 年原计划招标的智能电表总量为5500 万台,而11 年实际的招标总量为5970 万台,高于此前市场预期约10%。 招标范围再次扩大,终端产品也被纳入集招体系。此次招标将终端类产品的集中器、采集器和专变采集终端也首次纳入了集中招标体系。其中,集中器、采集器共招标48.24 万台,专变采集终端共招标10.9 万台。我们认为,国网招标后的终端产品将会呈现两大趋势:第一,受国网推动,体量上受益国网推动会出现较大增长;第二,国网会对所有资格厂商进行统筹考虑,从而使份额分散化。 市场集中度下降已成招标特点。从智能电表招标来看,进入11 年后,智能电表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分别较此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2 级单相表(前十厂商份额之和)由10 年第三批之前的平均70%以上降至此后的40%-50%;1 级三相表(前五厂商份额之和)由10 年第四批前的65%以上降至此后的55%左右。而今年第三批的市场集中度又开始出现较明显的下降,2 级单相由50%降至48.8%,1 级三相由56.3%降至52.6%。因此我们判断,第五次招标仍将延续这种份额分散的趋势,而对于新进入体系的终端产品,集中度也将有所下降。 进入集招体系后,终端产品招标不会重演“价格战”。由于去年的低价中标规则以及此后导致的一系列事故,今年国网招标已由去年的单一价格标准转而更重视产品的质量。通过改变招标规则,电表价格在今年前四标均有较为明显的回升。根据我们的测算,11 年的年平均价格已高于10 年约5%左右。因此我们认为,在“二次平均价中标”的模式下,终端产品的价格在首次纳入集招体系后出现价格竞争的可能性并不大。 |